1月8日,以“科技引领 砥‘荔’前行”为主题的广东(从化)荔枝产业科技创新峰会在荔博园举行。会议邀请国内多位荔枝产业研究专家及企业、媒体代表来到现场,共商广东(从化)“美荔”产业发展。

广东(从化)荔枝产业科技创新峰会

从化建设广州荔枝运营综合体

从化地处北回归线上,属晚熟优质荔枝优势种植区域,荔枝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全区荔枝种植总面积30多万亩,占全省7.3%,广州65%以上。被评为全国荔枝特色优势产区,现有荔枝品种100多个。

近年来,从化以创建国家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荔枝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打好产业牌,荔枝加工率达到35%,价值提高120%。打好市场牌,率先推出荔枝定制活动并持续深化,2021年累计销售荔枝定制套餐金额达2550多万元。打好科技牌,成立荔枝产业研究院,培育晚熟品种井岗红糯,将荔枝上市期再延长十天以上,推动亩产增收2.5万元。打好文化牌,精心呵护世界最大荔枝树“荔枝皇”,讲好讲活岭南荔乡故事。

从化荔枝文创产品

会议指出,接下来,从化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联农带农富农为目标,积极推动“美荔”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国荔枝总部经济引领区、全国荔枝品牌运营和供需对接高地、荔枝精深加工技术标准输出中心、荔枝产业联农带农示范区。

尤其在产业集群方面,携手广药集团建设从化荔枝产业公司总部(基地),打造“大数据中心、科研、交易、品牌、电商、文化、康旅”等于一体的广州荔枝运营综合体,建设产业联盟信息、研发中试、产业交易、品牌运营、电商直播等平台,通过品牌赋能、龙头带动的模式,持续推动荔枝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带动全国荔枝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荔枝创造“万亿级”生态贡献

广东作为我国荔枝大省,面积和产量均超全国一半,种质资源最丰富,栽培品种最多。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荔枝栽培面积1.5万亩以上的县有47个,其中高州、电自、化州、信宜、阳东、阳西、廉江、从化、增城、东莞、陆丰、惠来和郁南等13个县市区面积超过10万亩。

广东省荔枝生产对广东省荔枝产区增收的直接贡献(部分)单位:万元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齐文娥表示,根据体系产业经济团队实地调查数据推算,2019年荔枝生产对广东省荔枝产区增收的直接贡献超过236亿元,广东荔枝生产对全国荔枝产区增收的直接贡献超过478亿元。同时带动农资、采后处理、包装、物流、加工、金融保险等多个产业,是 “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经济支柱。

此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每亩25株树保守计算,广东荔枝树总数超过10000万株,其每年持续生态贡献大于27440亿元人民币。

多元开发,打造荔枝“超级水果”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从种养业延伸出来,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卓炎表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经过多年研究,明确荔枝和龙眼富含GABA功能氨基酸。作为小分子量非蛋白质氨基酸的GABA具备食用安全性,并可用于饮料等食品的生产。研究表明, 富GABA乳酸菌发酵荔枝汁具有减肥、增加肠道健康菌群丰富度的功效。这为公众正面认知荔枝的营养和健康益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荔枝衍生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目前,体系专家团队已研发试制了一批荔枝龙眼果肉干(脯)、荔枝龙眼曲奇、月饼,龙眼荔枝果粉、果冻、高GABA和低糖含呈发酵荔枝果汁,荔枝啤酒等多元化等产品,并在北海综合试验站、合浦果香园等基地实现产业化应用。

胡卓炎提出打造荔枝“超级水果”的想法,以感官诱人、新奇、方便、供应量可控、有潜在健康益处、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等六要素为评判标准,将荔枝打造成营养丰富、具抗氧化品质、口味吸引力强,可以留住忠诚客户的全新产品。

作者:陈思蓝

编辑:饭团
来源:南方农村报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