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以锦:“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是媒体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丨南方农村报创刊60周年特别报道_南方plus_南方+

本文收录于

2023年,南方农村报迎来创刊60周年。60年来,南方农村报始终立足广袤大地,贴近“三农”,服务“三农”;60年来,经历跌宕起伏,由一张报纸发展为集“报网端微”于一体的业态新格局;60年来,与众多相向而行的伙伴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绘就脱贫奔康、乡村振兴时代画卷。2月18日,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2023三农媒体峰会暨南方农村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南方农村报特推出创刊60周年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前几天我在一个群里面看到一个企业家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南方农村报现在办得不错,怎么回事呢,纸媒不是不行了吗?我就回答,南方农村报只是一个单位名词,不仅办报,媒体还做得很好。为什么南方农村报行呢?

1963年,南方日报农民版创办时,承担了进入农村生产队的任务,成为南方日报的重要补充。创办初期,省委领导就要求“讲农民真正要讲的话,帮助农民正确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南方农村报原本是涉农行业小报,形态小,涉及范围窄,但在当时的格局下也办成了有影响力的名报,非常受农民欢迎。《广东农民报》办起来以后,到后来的《南方农村报》,都以维护农民权益为目标,对农业农村的服务做得非常专业。从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到打通上下游产业的差距发展,到现在,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如今南方农村报成为了服务国家新兴战略的主流媒体。

陈永担任主编期间,南方农村报提出往主流化转型。严亮担任主编后提出“兴农力量、时代担当”口号,主流化旗帜举得更高了。乡村振兴战略,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农”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内容都包括进去了,而且内涵更丰富,包括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跨越各领域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等。

中央一号文件谈到,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乡村振兴要达到的目标。作为农字类的媒体要介入如此宏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张报纸或加上简单的网络复制传播是难有作为的。所以,南方农村报必须提升全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并运用全媒体传播矩阵连接用户。

面对农业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新任务,南方农村报逐步往全媒体集群发展,是使命、责任所在,也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维护“南农”品牌。南方农村报从创办到复办到转型,经历了从创名牌报纸到打造“南农”品牌的提升,要始终维护好“南农”这一品牌。将来南方农村报还会“龙生龙,凤生凤”,不断产生子品牌,期待都要冠以“南农”的符号。

二是坚守内容定力。传统媒体时代讲的内容,就是新闻作品。现在讲内容,有两方面:其一,依然是新闻内容,但叫做多层次融媒产品;其二,新闻之外的泛内容,也就是具有文化创意的内容。南农承担的涉农活动的总体思路、设计方案、场馆展示、论坛推介,乃至连接项目、连接产业、连接用户的方式等,都属于泛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南方农村报传播新闻内容的主功能已延伸到智库服务。

三是服务意识。传统媒体时代讲服务就是做好新闻内容,把报纸办好,把发行工作做好,让读者满意。现在讲服务,一是要强调连接好用户,与用户互动;二是认真落实好中央提出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围绕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各种实施方案做好跨界的服务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南方农村报轰轰烈烈的口号和举措,在南方+、抖音、视频号上,“广东喊全球吃荔枝”“长寿星喊全球吃广东柚啦”这些话语传遍天涯海角。

四是人才的布局。南方农村报从创办开始至今,集团都调配骨干进入,南方农村报根据事业的发展自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年进了很多优秀的研究生。等真正办成了南农全媒集团,就要搞南农传媒研究院,可以招博士。

南方农村报的发展模式是怎么样的?模式很简单。打造南方农村报品牌-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容生产-跨界跨平台的全媒体传播矩阵连接用户实现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圈定资源做好服务,在提升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这是运营模式,也是商业模式,也是南方农村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本文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范以锦在2023三农媒体峰会暨南农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关链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方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