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菠萝四子”齐聚一堂,共推广东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_南方+_南方plus

南方农村报 王磊 拍摄

近日,广东省徐闻县传来好消息,目前徐闻菠萝销售近八成,价格稳定在1.5-1.8元/斤,产销两旺局面形成,增产又增收让果农个个喜洋洋。作为全省最大菠萝产区,徐闻菠萝的成功领跑,给广东菠萝其它产区雷州、中山、惠来等带来了信心。

在日前举行的2023广东菠萝“12221”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会暨“喊全球吃广东菠萝”活动上,来自徐闻、中山、雷州、惠来等菠萝产区的代表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取经,分享产区菠萝种植与营销经验,共同“喊全球吃广东菠萝”,齐心协力共推广东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徐闻:田间收购均价约1.5元-1.8元/斤,果农连年丰产丰收

徐闻是中国最大的菠萝产地,有着近百年种植历史,被誉为“菠萝的海”,菠萝种植面积达35万亩,常年产量超70万吨,面积及产量超过全国的1/3。中国每3颗菠萝,就有1颗产自徐闻。种植品种以巴厘为主,约占全县种植面积90%以上,新品种种植面积4万亩以上。

今年徐闻菠萝开局良好,形势喜人,田间收购均价在1.5元-1.8元之间,大果、小果都热销。截至目前,上市销售已超七成,顺利实现“开门红”。

湛江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增生表示,广东菠萝农垦示范基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和新品种研发、引进力度,努力提高菠萝产业现代化水平;红星农场总经理、法人代表吴登孟表示,红星农场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积极打造菠萝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带动农户种植凤梨3100多亩,为农户累计带来1千多万的收益。

96年的“新农人”梁凯娜是广东菠萝诺香园合作社产品经理,她见证了该合作社由10亩扩至900多亩,从“0”到“1”出口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迪拜等国家。目前合作社每年出口量达1000吨。

徐闻县珑腾发展有限公司则通过降低种植密度、一次性施肥、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式,将菠萝黑心病和水菠萝的发生概率降低8成以上;并基地轮作良姜、辣椒、甘蔗等作物,增加土壤肥力、避免土壤板结等问题。“目前,正在推广试用采摘机,若全面推广开来,预计减少35%的人工费用。”公司负责人叶青红说。

受访者供图

雷州: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大牛岭菠萝”享誉全国

雷州市种植面积约18万亩,其中凤梨0.6万亩,总产38万吨,总产值约12亿元,种植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英利、调风、龙门、雷高等4个乡镇,扩大延伸到南兴、东里、唐家、松竹、北和、乌石、客路等镇,主要品种有巴厘、金钻16号、金钻17号等。

1958年,海康县(现雷州市)政府在龙门镇大牛岭公社农场和周边地区大规模种植,当年种植面积8595亩,由县供销社统一收购,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港澳地区,当时“大牛岭菠萝”品牌已享誉全国。

雷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雷州市高度重视菠萝产业发展,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引进新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了菠萝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

目前,雷州菠萝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下一步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二是加大优质品种推广,延伸菠萝产业链;三是加快建设大型冷库,打造现代物流市场;四是发挥规模种植优势,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五是做大做强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六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供图

中山: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广,神湾菠萝卖出名堂

1

神湾菠萝产于中山市神湾镇辖区内,1915年由神湾旅居南美洲的华侨李国汉携带菠萝种苗回乡,经过神湾人民长期选种育种,培育出现有的“神湾种”,已经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神湾菠萝“果肉金黄、蜜味多汁、爽脆无渣”,连菠萝芯都特别好吃。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说,近年来,中山市为卖菠萝,特色营销活动不断:建设中山市农产品云展会小程序,开展中山市品牌农产品线上专题展示;开展“特色产品+粤菜师傅”宣传推介活动策划,联合知名酒店餐厅,制定美食品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美食节活动,向消费者免费推广中山5大区域公用品牌菜品500份;开展中山市特色品牌农产品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推介佛山站、中山站、东莞站、广州站等,向市民推介中山优质品牌产品礼包超过600份。

爱吃神湾菠萝的人多了,来神湾镇的游客多了,广东菠萝神湾示范基地自游农场总经理陈倩文很高兴。“徐闻菠萝特别好吃,神湾菠萝也别有一番风味,欢迎大家来中山神湾亲子研学或公司团建,爬丫髻山,领略生态之美;摘神湾菠萝、品岭南佳果,体验乡村旅游之乐,定会让您流连忘返!中山神湾欢迎您!”陈倩文说。

受访者供图

惠来:以“数字+互联网”力量,卖好全省最晚熟的清甜凤梨

惠来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地资源丰富,且多属丘陵地带,拥有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土地肥沃,具备生产优质凤梨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同时具有百年种植凤梨历史,所产“高山生态凤梨”全国闻名。

目前惠来县种植凤梨面积约6.1万亩,年产量近12.2万吨,产值约达6.8亿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为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惠来县打出“组合拳”,全县上下一起卖凤梨。每年举办凤梨网络节暨云展会,以数字+互联网力量,通过云直播、云展示、云论坛、云贸易、云拍卖、云播放、云培训、云连线等方式,推动凤梨产品的数字经济和线上交易;培养一批线上云展会的农产品直播云营销人才;建设凤梨等农产品电商信息化平台,开发建设app、小程序等电商营销平台,提升线上销售水平及品牌知名度。

此外,惠来县不仅组织申报“惠来凤梨”地理标志产品或区域公共品牌,还建设了标准化示范基地,重点在葵潭镇打造 2500 亩凤梨标准化、数字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广和展示凤梨标准化种植技术。同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出口标准的要求,从种植管理到包装构建生产体系,建设凤梨进出口生产基地1000亩

惠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采用新建和改造现有种植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到2025年,新增建设凤梨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

【记者】赵启旭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