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4年工作时指出,2023年广东水产品总产量、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均居全国首位,荔枝部分品种保鲜时间从6天延长至1个月,荔枝鲜果远销欧美,出口总量增长59.2%。
从岭南珍馐到世界美味,从产量高到卖更远、销更好,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下称“华隆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是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亲历者。2023年从化荔枝出口突破4000吨,出口国达20个国家和地区,排在前列。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
2023年以前,“40天”对于荔枝保鲜来说几乎是一道天堑。虽然40天的保质期有利于荔枝突破空间限制,销往更远的市场,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荔枝的季节性上市销售难题。
欧阳建忠表示,荔枝的季节性问题延伸出很多弊端,比如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导致卖价不高、设备利用率低影响企业对荔枝加工产业的投资积极性等。荔枝是季节性产品,企业却有周年均衡生产需求,两者存在矛盾。这是摆在荔枝食品化,壮大荔枝产业面前的大难题。
何以解题?2023年5月,一颗亮相在2023广东荔枝丝路行活动上的井岗红糯给出了答案。这颗荔枝是华隆公司去年6月摘下的,通过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一年后风味和颜色都完好保存。
井岗红糯荔枝。
作为广东荔枝业内龙头,华隆公司联合多个科研单位专家团队,不断研发荔枝冷链保鲜技术和低温锁鲜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终于在2023年成功将季节性上市的荔枝的保鲜期延长至一年,一举突破此前荔枝冷链保鲜期难以超过40天的难题,解决了传统冷冻荔枝护色难、品质变化快的瓶颈问题。2023年7月超低温冷冻锁鲜生产线已在广州从化顺利投产。
荔枝从“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至保质期达40天,到可保存一年,意味着荔枝从初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迈出了一大步,推动农产品向食品化生产的进步。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有意愿或正在投资项目,开发荔枝食品。
2023年1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荔枝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研发及应用推进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力争到2026年,筛选一批适合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鲜果销售和食品加工的荔枝品种,研发一批新型冷媒和包装膜材料,研制一批荔枝自动化规模化速冻和解冻生产设备,制定荔枝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操作规程。其中,在广东荔枝主产区建设荔枝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加工中心,辐射带动粤东、粤西地区。在其他荔枝主产省份建立荔枝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推广点。
“我今年的提案聚焦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欧阳建忠建议,进一步将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畅通农产品连接市场“最初一公里”,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实现增值增效,同时加快完善高铁交通网络建设,为“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加速助跑。
【记者】林健民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