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科技赋能、产业支撑,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分组讨论会议上,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作为高校代表发言。王斌伟发言称,华南师范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将落实“百千万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举全校之力推进“双百行动”,在推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彰显华师担当。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柯学潜 摄
王斌伟表示,华南师范大学大力开展“双百行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关键在于构建“123”工作体系,即建好1个共同体、抓住2个关键点、打好3张特色牌。
一是建好1个共同体,即乡村公共服务“共同体”。“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双百行动”彰显了教育系统在这一头号工程中的担当作为。作为“双百工程”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盟主”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分别协同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茂名信宜市、肇庆市封开县结对共建,并协同联盟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推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支持、专项增值提质、普法宣传与法律咨询服务、智库支持等“五大计划”。
二是抓住2个关键点,即基础教育扩容提质、科研赋能产业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利用“双核驱动”擦亮师范底色,发挥综合特色,制定了《助力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N”行动方案》,推动教师学历提升、职后培训、心理服务、合作办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建好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平台,开展技术指导、智库支撑、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工作。
三是打好3张特色牌,即乡村教育牌、乡村治理牌、乡村产业牌。华南师范大学通过打造“行知小院”、建设“一站式”乡村智能教室、开办“华附联盟”学校等方面,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教育牌。在乡村治理方面,华南师范大学以党建引领推动样板党支部与县镇村、中小学、特色农业经营主体结对共建,以智库支撑设立农村党建、基层治理决策咨询等研究中心,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组织235支青年突击队赴省内各地开展社会实践,21支获评优秀团队,信宜市思贺镇“泥水共治”项目获评优秀。在乡村产业方面,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科研团队赴封开调研茭白、麒麟李和油栗等农产品项目,并根据信宜北界镇产业特点,引入“稻虾共生”特色养殖项目,在信宜示范带动八角种植150亩。此外,学校还组建助农服务队,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培训信宜农户300余人,启动广东乡村CEO培育,首期培训40余人,开展新农人、新工匠及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加快农文旅商融合发展。
“下一步,学校将致力建设三个‘新’,为广东‘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大力量。”王斌伟表示,华南师范大学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校地合作“新机制”,探索科技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华师模式”;打造共建帮扶“新品牌”,创造乡村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的“华师经验”;构建双向赋能“新常态”,贡献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华师力量”。
【记者】黎祖瑜
【摄影】柯学潜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