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角推出“渔稻联作”,创新农业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双赢_南方+_南方plus

岭南春早,雨水时节。2月1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三农”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有八方面工作部署涉及渔业,“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就是其一。

《实施意见》第十九条。

《实施意见》第十九条。

微风拂过,稻穗摇曳。黄灿灿的稻田环抱着清澈的鱼塘,宛如一颗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中,波光粼粼的鱼塘荡起层层涟漪,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在中山三角,“渔稻联作”模式受养殖户和种植户的青睐,这也是广东池塘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位于中山市三角镇的渔稻联作实验基地。

位于中山市三角镇的渔稻联作实验基地。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备受社会关注。作为水产养殖大市,2022年4月起,中山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菜篮子”保障能力工程,市内各镇街根据养殖模式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稻渔种养等尾水治理模式,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其中,三角镇的“渔稻联作”模式,便是中山市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全新尝试。

绿色生态养殖

守护渔稻产品安全

在中山市三角镇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渔稻联作试验基地,有着一个偌大的生鱼产业工厂化养殖车间,旁边是成片的水稻田,一条小路将两者分隔,它们似乎毫无相干,但一条条水管,又将其紧密地连接起来。生鱼、水稻有条不紊地恣意生长着。这就是能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的、中山当地创新农业模式——“渔稻联作”模式。

“渔稻联作”模式。

“渔稻联作”模式。

“鱼塘和稻田各取所需,互相牵制。水稻吸收了鱼塘尾水的养分,而生鱼作为提供尾水养分的源头,必须走绿色、健康养殖线路。”合作社总经理黄锦来告诉记者,“渔稻联作”模式中,水稻生长要利用生鱼工业化养殖排放的尾水作为“肥料”,自身也不能施加任何除草剂、化肥和农药,以保证再次进入养鱼流程的闭环循环水系统的水质安全,形成了一种生态循环。

在生鱼产业工厂化养殖车间外,黄锦来向记者介绍“渔稻联作”的运行原理。

在生鱼产业工厂化养殖车间外,黄锦来向记者介绍“渔稻联作”的运行原理。

与传统的“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相比,“渔稻联作”模式具有更多绿色生态养殖的优点。“三池”是沉淀池、生物净化池、曝气池,而“两坝”则是两座过滤坝。换言之,“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必须经过一个个关卡,使尾水沉淀、过滤、分解,才能达成尾水处理效果。“这便需要足够多的土地资源,才能完成整个流程。”黄锦来说,创新尾水治理模式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消耗,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突破了传统三池两坝的养殖尾水治理模式,将粮食供给与水产供给有机结合,是中山目前有效治理养殖尾水排污的‘理想’模式。”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叶树才说道,水稻和鱼类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但这种模式的运行,需要生鱼养殖、水稻种植两方面同时具备高契合度的条件,才能实施。因此,探索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养殖场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激起粼粼波光,与场外稻田上时而来“作客”的鸡犬牛羊,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走进生鱼产业工厂化养殖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几个“养殖大圆桶”,每两个大圆桶间就有一个自动喂养机,以及一台有着各种显示屏的机器。黄锦来告诉记者,别看这些“养殖大圆桶”表面平平无奇,可内里却大有乾坤。

车间内的养殖圆桶底部采用锥形设计,便于鱼的粪便集中沉淀,养殖区周围设置四个尾水处理池塘,分别为沉淀塘、过滤塘、净化塘和蓄水塘。“车间有21个桶,每个桶一小时可以排污两次,每次60秒,这个水就能通过泵去到稻田里。”黄锦来说,在“渔稻联作”模式早期,大家都没有重视排污频率,经常导致氨氮氧盐含量过高,模式因而失败告终。但不断地尝试与试验,黄锦来及研发团队终于发现,及时排污是“渔稻联作”模式的关键。

养殖大圆桶。

养殖大圆桶。

自动喂养机。

自动喂养机。

推广“渔稻联作”模式,并不是一条易走的道路,其中,水稻选种是难题之一。

“渔稻联作”模式启动初期,黄锦来也尝试了四五个水稻品种,但效果并不如人愿。“除了产量,还要抗病毒,防病害,几造来回之后,发现最适宜的品种还是‘稻香二号’,最高能达到650斤每亩。”闭环的生态循环系统使得“渔稻联作”模式不能施加任何除草剂、化肥和农药,以保证每个养殖、种植流程的质量安全。

模式选择、尾水排污、水稻选种……“渔稻联作”模式一路走来,少不了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三角镇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的支持。2023年4月,“华南农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和“中山市三角镇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渔稻联作试验基地”揭牌仪式举行,进一步深化“渔稻联作”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动、科技帮扶,双方今后将继续就“渔稻联作”模式研究和应用示范开展深入合作。

配套工厂化养殖

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生鱼加工需要优质的生鱼原料和稳定的供应量,从而促进生鱼行业发展。过去,很多三角人尝试工厂化养殖,大多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难点就是氨氮亚盐含量高,尾水处理难。“渔稻联作”模式既能处理好尾水问题,又能生产出优质的生鱼、水稻,带动生鱼养殖、水稻种植产业兴旺,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黄锦来与记者交谈。

黄锦来与记者交谈。

如今,“渔稻联作”模式运行了、排污方案改进了,这让工厂化养殖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优质的生鱼和水稻农产品便带来更高的市场售价。“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的养殖技术的应用,让‘渔稻联作’模式产量达到传统养殖难以达成的高度。”黄锦来指着养殖场的智能化养殖系统,向记者介绍。

在仅有的5亩养殖面积里,工厂化养殖可以年产活鱼60万吨。要是同样的产量,换成传统养殖方式,需要多少亩土地,才能养到60万吨生鱼呢?答案是40亩。“渔稻联作”模式相较于传统养殖的土地成本,显而易见。

养殖成本减少了,另一个提高渔稻产业利润、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便是规模化养殖。据了解,每一条在生鱼产业工厂化养殖车间的生鱼,重量都控制在3两左右,最终养殖目标也要控制在1.3-1.5斤。“这样的规模化养殖才能带来更稳定的订单,提升生鱼经济效益。”黄锦来说道。

黄锦来带记者参观“渔稻联作”模式的水稻田。

黄锦来带记者参观“渔稻联作”模式的水稻田。

那么,重量在3两左右的生鱼,从何而来?黄锦来把目光投向生鱼养殖散户。

从养殖散户手中将生鱼收购养殖,一能实现规模较大的标准化养殖,利于生鱼加工行业的发展;二能带动当地生鱼养殖户增收,起到“联农带农”的作用。这样的模式在中山当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数据显示,2023年11月,“渔稻联作”模式已经实现了陆基养殖车间年出鱼30万斤,水稻年亩产1000斤的成效,这不仅使生鱼养殖户喜获丰收,水稻年亩产也能如愿达标。黄锦来表示,接下来,将朝着陆基养殖车间年出鱼60万斤、水稻年亩产1500斤的目标前进,提高“渔稻联作”模式的经济效益。

发展前景广阔

政企合力助推“渔稻联作

三角镇有稻田面积4000亩,试设想,这4000亩稻田都与生鱼养殖车间结合,构成“渔稻联作”模式,则能实现年产40万斤优质水稻、12吨绿色生态生鱼。

2021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召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百万亩升级改造现场会,推进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作为全省池塘养殖主产区,去年4月,中山出台池塘升级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稻渔种养等治理模式,并鼓励各镇街根据养殖模式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模式开展尾水治理。中山市水产养殖业正在广东省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开花结果。

中山三角农业生态。

中山三角农业生态。

目前,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三角镇农业农村局有关部门已从强化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生鱼质量安全监测等方面开展系列、长期工作,助力“渔稻联作”模式为珠三角地区养殖业提供生态化转型的中山经验。

谈到未来发展,黄锦来指了指生鱼产业工厂化养殖车间外的铲车表示,将会和他的团队继续改进“渔稻联作”模式,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创建自己的品牌,并进一步推广“渔稻联作”模式的应用。目前,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为渔稻联作稻米申请了“渔稻米”商标,还设计了专有包装,品牌化销售道路俨然成型。

“‘渔稻联作’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农业模式,它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三角镇美丽乡村建设专项督导组组长吴玉明表示,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未来,三角镇农业农村局将大力推广这种模式的应用,为更多的人带来福祉。

【统筹】苏若晶 黄帼蓉 高永彬

【记者】朱洁珊 陈思蓝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常秦